导航

发现蛋白尿都必须处理吗?

  应重视体检中的尿蛋白,尽早发现,尽快专科积极治疗,避免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段。
 
  尿液中蛋白质的含量是衡量尿液成分的重要指标之一。
 
  正常情况下,人体每天通过尿液排出的蛋白质量是有限的,主要包含低分子量蛋白质和少量白蛋白,通常24小时的排出量不会超过150mg。当24小时尿蛋白定量超过这个数值,或者尿蛋白与肌酐的比值超过200mg/g,或者尿蛋白定性试验结果为阳性时,我们称之为蛋白尿。
 
  然而,蛋白尿可以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情况。
 
  在青少年剧烈运动、发热、紧张等应激状态下,可能会出现生理性蛋白尿,这种情况下,蛋白尿通常是暂时性的,持续时间短,蛋白含量较少。因此,如果偶尔检测到尿蛋白轻微异常,并不能立即确诊为肾脏疾病,需要多次复查以获得更有临床意义的结论。
 
  病理性蛋白尿则与肾脏的器质性病变有关,通常是持续性的。常见的病理性蛋白尿情况包括:
 
  (1)肾小球性蛋白尿,可能与急性肾炎、急进性肾炎、慢性肾炎、IgA肾病、肾病综合征、狼疮性肾炎等疾病相关。
 
  (2)肾小管性蛋白尿,可能与肾盂肾炎、间质性肾炎、肾小管性酸中毒等疾病相关。
 
  (3)溢出性蛋白尿,常见于多发性骨髓瘤,也见于巨球蛋白血症、重链病及轻链病、淀粉样变等。
 
  (4)分泌性蛋白尿,与免疫反应、尿路感染有关。
 
  (5)混合性蛋白尿,当两种蛋白尿同时存在时,如肾小球性蛋白尿和肾小管性蛋白尿,称为混合性蛋白尿。
 
  对于这些疾病而言,蛋白尿是一个早期的警示信号,表明身体可能存在某种异常。如果不及时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,异常可能会持续存在,进一步损害肾脏,最终可能导致肾脏功能受损,甚至发展为尿毒症。此外,无论蛋白尿的成因如何,持续存在的蛋白尿本身对肾脏也是一种伤害,因此,对蛋白尿的出现应给予足够的重视。